
中國第一風水林
2012年12月06日 點擊:1068
孔廟整個廟宇氣勢恢宏,布局嚴謹,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三大古建筑群(故宮、避暑山莊)之一??讖R的建筑群貫穿在南北的一條中軸線上。中路從金聲玉振坊起,由南向北依次為欞星門、太和元氣坊、圣時門、過壁水橋。進大中門后,再經奎文閣、十三碑亭、大成門、杏壇、大成殿、寢殿到最后一座殿堂——圣跡殿。
孔林北靠泗水,前有洙水。泗水從古城的西北流入,在北面環繞而行,流向西南與沂水匯流共同注入微山湖,泗水繞古城的西北南三面,正形成小聚和“玉帶纏腰”之勢,孔林處于防山山系的東西延長線上??琢值娘L水就在于巧妙地與遠山近水相呼應,堪稱陰宅風水的典范。
孔林中有一條洙水河,這條河的來歷有一個故事。據說晚年的孔子預感到自己天命將盡,決定帶領弟子出去堪選墓地。最終選了曲阜城北的泗水河之濱的一塊墓地。子路提出異議認為此處風水雖好,可前面缺條河。孔子卻說:不用著急,以后會有秦人來開挖的??鬃愚o世二百多年后,秦始皇當政后,實行焚書坑儒政策,對儒家創始人孔子當然不會放過,秦始皇不僅派兵抄了孔子的家——孔廟,為了讓儒學徹底消亡對孔子墓地也大肆挖掘,有人建議:要想讓儒學消亡,應先要破壞孔子墓的風水。如果在孔子墓前挖一道河,將墓和他的闕里故宅隔斷,孔子的學說就不靈了。秦始皇點頭應允,馬上派人在孔子墓地南面挖了一條河。這條叫做洙水的河正好應了孔子的預言,為神奇的孔林增加了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。
孔子過世后,弟子們守墓三年后相繼離去,只有子貢又守了三年。這期間,子貢將南方稀有珍木楷樹,移植孔子墓旁,借以寄托他對老師的一腔真情??瑯洌举|堅而韌,樹干挺而直,頂天立地,象征孔子為萬世師表,天下楷模。后人念其深摯感人的師生情誼,立碑“子貢廬墓處”以志紀念。清康熙年間,子貢手植楷樹遭雷擊焚而死,康熙皇帝得知后,不僅補植楷樹一株,還立碑一通,親筆手書“子貢手植楷”五個字。
孔林內有孔子、孔鯉、孔伋三代人的墓,墓穴的安排叫“攜子抱孫”孔子的兒子孔鯉的墓在孔子墓的左后側,這叫“攜子”,孔子孫子,孔伋的墓在孔子墓的前左側,這叫“抱孫”。民間有語:“懷子抱孫,世代出功勛”、“父在子懷,富貴永遠來”。據說墳墓的這種布局是子貢事先安排好的,其風水的用意是讓孔子能抬眼就看到孫子,能時刻關注后代的延續,能用他智慧的眼神,使其后代代代都出能人、賢人。
孔子墓前的“大成至圣文宣王墓”碑,平視只見“大成至圣文宣干”,王字的最后一筆以下均被墓前的祭案所遮蓋。相傳康熙皇帝赴曲阜祭孔子,他踏著黃氈來到孔子墓前,望著墓碑良久,一言不發又轉回駐蹕亭。引駕官孔尚任見狀,立即派人用黃綾寫上“先師”二字,覆蓋在石碑上的“文宣王”,康熙得知后,立即上前行了一跪三叩大禮。事后,孔尚任解釋說:自古君王拜師不拜王。為了今后鬧出這種不快事情,隨后在碑前立了一條石祭案,恰好能將“王”字擋住最后一筆。
